奇瑞重工烘干机让晒粮再不看天公脸色【资讯】
“虽然我国的烘干机保有量每年增长50%,但烘干机企业也成倍增长,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产品。”奇瑞重工市场工程部五区总监燕雨认为,个别只租一间1000平米厂房、投入一百万元的企业,生产出的产品很难保证质量,“这些鱼龙混杂的企业,把质量不过关的设备输入市场后,让不少农民对烘干机失去信心。”
“长在地里怕生芽,收到家里怕发霉”。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安徽省多地遭遇连续阴雨天气,不少散户收回的麦子没能及时晾晒发生霉变,导致品质下降,损失不小。部分大户则通过购进机械化烘干设备,避免了损失。然而,调查发现,我省烘干机械的使用仍处“南多北少”的起步阶段,规模化推广仍有待时日。
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义学,今年购进了2台15吨的烘干设备,又花费了50多万配套了辅助设施和场地,解决了以往晾晒的难题。“一天能烘干6万斤,我自己1200亩的小麦,只要十天就能全部烘干,如果晾晒最少得20天。”
据葛义学介绍,以他们主产的水稻为例,一般亩产600公斤的水稻,要按照种植面积的%配套晒场,然而一台10吨干燥机的干燥能力相当于10亩左右的晒场。在他眼里,稻谷得到及时干燥,水分受到严格控制,可以有效改善稻米品质,提高水稻生产附加值,“湿谷和干谷每斤之间的价格差异最少也在5分钱,最多能有3毛钱。”
其实,机械烘干的优势早已被我省农户熟知。1991年洪灾后,安徽省第一个烘干厂在怀远建成,最初周边不少农户都抢着去那烘干粮食。然而,除了要支付烘干费以外,他们还要支付往返烘干中心的运费、人工费,烘干前后粮食的收集、分装、称重也将增加不少时间和人工成本,最终农户还是愿意选择收完即卖。
“目前我省已有65个县区购进了烘干设备,但多数应用在粮食收储企业和农垦系统,主要目的是满足内部烘干粮种所需,不对外提供粮食烘干服务。”省农机协会会长郭子超告诉,由于购买和运行成本高,对场地和配套要求多,技术要求细,设备利用率较低,烘干机并不适宜一家一户或者几家几户购买,“但大户或合作社购机,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
然而,目前我省种粮大户和大型合作社的烘干设备保有量并不乐观。除了经济因素,究竟还有什么制约了其推广?“虽然我国的烘干机保有量每年增长50%,但烘干机企业也成倍增长,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产品。”奇瑞重工市场工程部五区总监燕雨认为,个别只租一间1000平米厂房、投入一百万元的企业,生产出的产品很难保证质量,“这些鱼龙混杂的企业,把质量不过关的设备输入市场后,让不少农民对烘干机失去信心。”他觉得,打开市场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,如果能由相关部门出面,成立专业协会并制定标准,烘干机械在我省的推广必然能“提速”。
虽然企业有这样的想法,但在郭子超看来,现在还是烘干设备发展的初级阶段,让政府部门出面“洗牌”仍“不到火候”。“皖南水稻主产区的烘干机推广就比皖北快很多。”他告诉,主要是因为水稻收割后含水很高,要想让其达到安全仓储的条件,必须把含水率降低到12%以内的安全水分,这就必须依赖烘干设备。而皖北的小麦由于收上来含水率就较低,只需简单晾晒就可达标,“如果都像今年这样连阴雨,皖北的推广速度,肯定能有质的飞跃。”
- 奔驰旗下所有乘用车将在2039年实现碳排放量为零【资讯】
- 奔驰2019年8月再次创下销量新纪录共交付177819辆汽车【资讯】
- 奔驰首款纯电SUV奔驰EQC正式上市售价5798万元起【资讯】
- 奔驰发布全新一代GLECoupe和AMGGLE53Coupe官图预计法兰克福车展首发【资讯】
- 奔驰首席执行官倪恺将调任美国CEO杨铭接棒负责中国市场【资讯】
- 奔驰提前响应关税下调为何消费者无实惠享用【资讯】
- 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金融服务费真的是4S店潜规则【资讯】
- 奔驰事件录音曝光要有掀桌子的能力更有不掀桌子的修养【资讯】
- 奇瑞捷豹路虎全新一代揽胜极光今晚上市【资讯】
- 奇瑞重工在赣鄱大地刮起农机产品抢购旋风【资讯】